大数据“杀生”更须防范
北京的杀生白女士去年毕业后进入一家律所,因工作需要,大数她相中了某知名教育培训公司的据更一款号称专门针对职场白领的外教“一对一”英语口语在线课。该课程原价47880元,须防总课时420节(每次25分钟),杀生平均每节114元。大数客服人员电话告知白女士,据更一次性购买课包可以打对折,须防最后价格只需要23940元,杀生平均算下来,大数每节课仅57元,据更且可以分期支付。须防出于职业习惯,杀生白女士发现培训机构在电子格式合同中设置了两个重要条款:一是大数下单后超过30天不能退费,二是据更课程超过820天未学完就失效。(据6月16日《法治日报》报道)
大数据“杀熟”,早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大数据“杀生”,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属于新鲜事物。
所谓大数据“杀生”,是商家通过大数据,对潜在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然后利用画像特征来诱导相应对象购买特定服务或商品。而这些服务、商品暗含许多消费陷阱,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倘若拿白女士的事例来审视,这种商业操作模式可谓层层布局,故意设计满满套路:一是公司设计优惠价格折扣与付款方式吸引消费者;二是课程设计高达数百次,需要长期间完成;三是设置不利于消费者的电子格式合同,且采取温水煮青蛙式,让非专业人士的消费者很难察觉。
显然,大数据“杀生”有别于大数据“杀熟”,不容易被识别,往往以非常隐蔽的方式,让购买者受到“无痛伤害”。一些商家在利益驱动下,披着精准化、个性化的外衣,进行大数据“杀生”,从而让科技沦为网络平台赢利的工具,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也会降低电商用户忠诚度,损伤电商经济的肌体。
防范大数据“杀生”,实现数据向善,当务之急,必须规范网络预付款消费制度,商家在消费者付款前要明确告知退款、使用期限等重要合同条款;借鉴最近出台的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针对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生”出台严厉罚则,进而倒逼热衷大数据“杀生”的不良商家痛涤前非,不再大数据“杀生”。
当然,除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外,还要督促企业诚信自律,唯有多措并举,才能有效遏制算法变“算计”,从而科学、合理利用好大数据。
责任编辑:50
- [2025-10-14 23:43] 阿官员:推动提升途经阿塞拜疆的中欧班列数量
- [2025-10-14 23:33] 茂名龙眼区域公用品牌LOGO正式发布
- [2025-10-14 23:30] 广州推出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
- [2025-10-14 23:28] 芒种|忙而不盲,种出健康营养连州水晶梨
- [2025-10-14 23:25] 我与康明斯的故事
- [2025-10-14 23:15] 夏来钱排“银妃”红
- [2025-10-14 23:09] 助力产业升级!三个龙眼单品鲜果质量分级标准首次发布
- [2025-10-14 22:59] 26首歌曲!《绿美广东音乐集》正式上线
- [2025-10-14 22:59] 喜报!中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2025-10-14 22:51] 投入超亿元!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惠及八桂学子
- [2025-10-14 22:46] 乡村美育在行动!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走进汕头澄海
- [2025-10-14 22:27] 开平市举办病虫害防控培训班,人工智能助力田间调查技术提升
- [2025-10-14 22:05] BICES 2025倒计时13天︱BICES 2025首批“三新”申报企业名录发布
- [2025-10-14 21:58] 江西南昌:推进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专项整治
- [2025-10-14 21:42] 当爆火“粘土特效”遇上阳西荔枝,童话般的乡村风光你爱了吗
- [2025-10-14 21:42] 涉嫌虚假宣传 辽宁抚顺立案调查一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 [2025-10-14 21:39] 超85亿元!中国中铁4家子公司联合中标辽宁一高速公路
- [2025-10-14 21:35] 福建福州:立案查处2起校外培训机构违法案件
- [2025-10-14 21:22] 浙江杭州市场监管局强化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
- [2025-10-14 21:15] 广东公布7起经营者不正当有奖销售典型案例